看着诊室门口排队的人群,小王攥紧了手里的检查单。结婚五年未孕的他们终于决定尝试试管婴儿,但墙上贴着的费用说明让他心里直打鼓——这串数字后面跟着的零,足够在老家县城买个小车库了。

一、试管婴儿费用究竟有多烧钱?
要说做试管像闯关游戏,那每一关都得投币。先说说最基础的检查项目,夫妻双方染色体分析、传染病筛查这些基础检查就得花5000-8000元,相当于普通白领一个月的工资。我认识的一对夫妻在杭州某三甲医院做检查时,光是女方宫腔镜检查就花了3000多。
到了促排卵阶段就更刺激了。国产药每天300-500元,进口药直接翻倍到800-1200元/天。有个姐妹打了12天促排针,光这部分的药费就花了近2万。取卵手术加上实验室培养胚胎的费用,普遍在1.5-3万元之间浮动。记得去年有个新闻说上海某私立医院推出"包成功"套餐,标价直接飙到15万。
二、医保报销这事有门道
今年3月北京刚出的政策确实让不少人看到希望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现在能把部分促排卵药物纳入医保,能省下30%左右的药费。但要是你在深圳,目前还只能指望商业保险——比如平安好孕宝,能覆盖20%的实验室费用。
有个典型案例:杭州的张女士去年做试管花了8.6万,靠着新农合报销了1.2万检查费,再加上单位补充医疗险,总共省了2.3万。不过要注意,像胚胎冷冻保存费这种"增值服务",全国哪儿的医保都不给报。
三、省钱攻略你得这么玩
选医院就像找对象,不能光看脸。公立三甲的生殖中心报价透明,像中信湘雅这种"试管大户",二代试管均价才3.5万。要是图方便去私立医院,准备好钱包多出50%的预算吧。
买药也有窍门。同一个厂家的果纳芬,在生殖中心买要1500元/支,要是能凭处方去定点药房买,能便宜200多块。有个精明的姐妹组了个"试管姐妹团",七八个人拼单买药,省下的钱够再做次胚胎冷冻了。
最后提醒各位,千万别被"包成功"的广告忽悠。国家卫健委明确规定禁止这种宣传,成功率这东西就像开盲盒,年轻姑娘可能一次就中,40岁以上的可能要三四次才能成。咱们既要做好经济准备,也得调整好心态。
站在生殖中心的玻璃窗前,看着那些抱着新生儿来答谢的夫妻,你就会明白——这钱花得值不值,最终还得看那个期待已久的生命奇迹。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把辅助生殖纳入医保,相信不久的将来,这份"好孕"会惠及更多家庭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